翻页   夜间
我就爱文学 > 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> 第863章 隋明帝
 
关于给隋炀帝改谥号的奏章,一发到李恪手中,他便留中没有做批复。

又过了几天,这件事情没有平息,反而更加猛烈时,李恪不得不将岑文本和许敬宗叫到御书房。

因为他大致已经清楚了,这次主导改谥的人当中,岑文本和许敬宗才是领导,而魏征和马周等人只是从旁协助。

“参见皇上。”

岑文本和许敬宗走进书房,向李恪行礼道。

两人在来御书房之前,早就知道皇上召见他们是为了什么。

因此,两人心里早就有了准备。

“平身吧!”

李恪说道,“快请坐。”

两人礼毕,就退后几步坐到了胡凳上,开始等待李恪的询问。

“你们觉得高祖和先帝让人修编的前朝史书跟事实不相符合?”

李恪开口问道。

他问的很委婉含蓄,没有直接说谥号的问题,而是询问已经修好的隋史问题。

“皇上,前朝距离我们不远,有些经历过前朝大事的人现在都还健在,是不是不符合事实,只要找到他们,再印证一下就知道了。”

岑文本开口说道,“我们修史,是为了让后世之人能够通过读史而明智,读史而知今后之事,而不是为了专门为帝王歌功颂德。”

“因此,这修史就必须要与事实相符,不然,我们不仅仅是在抹黑一个王朝,而且还在毁后世读书人的脊梁。”

岑文本很诚恳地说道。

“读史确实能明智,懂得大道理!”

李恪点头道,“只是,这隋朝史毕竟是高祖和先帝时修的,现在再推翻它,恐怕...”“皇上顾虑的是什么?”

许敬宗开口问道。

“会不会有很对人,对此不理解,会让天下百姓误会?”

李恪忧心地说道。

他是怕被有心人利用,又会在大唐掀起一阵风雨,他不怕杀人,可被人利用去杀人,或者杀一些被人蛊惑的人,这不是他的风格。

“皇上,这样做岂不更好,不但能够为修史找到合理的借口,还能揪出一些隐藏的内部的人,可谓是一箭双雕啊!”

岑文本深思了一下说道。

要是有人蛊惑百姓为此而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,就说明这些人对现在的李恪的大唐不满,那么他就是李恪的敌人,就该立马铲除了,而不是继续留着他,让他再生事端。

“这都是你们大家的意见吗?”

李恪犹豫了一下问道。

三省六部和五寺九监。

大唐的这些职能部门都很有实权,想要让这么多朝中大臣都答应,似乎难度不小。

仅凭岑文本和许敬宗,似乎还做不到啊!“是的,皇上!”

许敬宗说道,“一切皇上忧虑的问题,我们都会想办法解决。”

既然是他挑头的,而且现在皇上都询问了,他觉得自己就得答应下来,而且将事情办好。

只有这样,今后他才能入职三省六部,做大唐的宰执支臣。

历史上的许敬宗是奸佞之臣不假,可他同样也是一个能臣,干过不少大事儿。

一个有能力的人,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臣子,这不是看这个人,而是要看他服侍的帝王像让他成为什么样的臣子。

“你们说的,还有存活的一些人,曾经经历过前朝的大事,有这样的人吗?”

离开询问道。

自从大隋灭国到现在,已经三十多年了。

普通百姓就是活到现在,他们对修史也没多大用处,而真正经历过隋朝大事的人,现在已经恐怕七八十岁了。

以大唐百姓平均寿命而言五十岁时左右就是寿寝正终。

那么,能活到七八十岁的知情人,恐怕没几个人呐。

“这点我们会想办法的...”岑文本说道。

“皇上,你难道忘记了吗,大唐宗室,还有很多老将,他们都经历了灭隋的大战,他们知道很多详细情况,我们可以询问他们呀。”

许敬宗提议道。

“对啊!”

岑文本也恍然大悟道,“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前朝的臣子,或者经历过前朝灭亡的人,他们可以提供很多真实的素材。”

“你们这么说,确实有几分道理!”

离开点头道。

就是他的母妃,估计能知道很多他外祖父杨广不少真实的事迹。

因此,假如这些人都能说真话,而不是为了阿谀奉承大唐而说假话,他觉得这次修出来的史书,肯定会更加中肯和客观。

“不过在此之前,我跟岑相商量了一下,还是先得给隋炀帝改下谥号,他的谥号太过刻意,而且又显得我们大唐刻薄了一点,不太...”许敬宗开口说道。

看到李恪的脸色有点阴晴不定,他立马闭上了嘴。

因为,他很少看到皇上的脸色会有这样的变化,这说明皇上的情绪和心里波动很大。

“你们想到了什么谥号?

取的是什么字。”

李恪开口问道。

“我们只想到了一个‘庄’字,不知道可行吗?

其他的字,我们还在慢慢的想。”

许敬宗谨慎地说道。

“隋庄帝?”李恪问道。

“是的!”

许敬宗点头道。

“隋文帝杨坚庙号为高祖,谥号为文帝,隋炀帝杨坚,他的庙号就定为隋庄宗吧。”

李恪想了想说道,“至于谥号,就称呼隋明帝吧!”

“可以!”

岑文本和许敬宗立马点头道。

隋庄宗明皇帝,似乎很符合隋炀帝身份,这样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反对,因为这样的庙号和谥号都很符合隋炀帝的功过。

“你们都杨侑的庙号有了定论吗?”

李恪继续问道。

大隋恭帝杨侑,是李渊攻入长安后因夺位时机未到,而拥立杨侑为傀儡皇帝。

当隋炀帝死于江都之变后,李渊即废黜杨侑,自立为帝,降封杨侑为酅国公,闲居长安。

619年,杨侑病死,终年15岁,葬于庄陵,谥号恭皇帝。

岑文本和许敬宗只是想到了杨广,却没有想到杨侑,于是,两人面面相耽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
李恪见状也不脑怒,微微思量了一下,就开口说道,“隋恭帝,他的谥号就不改了,他的庙号就给一个思字吧。”

“隋思宗?”

岑文本低声说道。

“隋思宗...”许敬宗立马回过神来说道,“还是皇上想的周到啊!”

杨侑按照亲缘关系,是李恪的表兄,就是大舅哥。

因此,李恪在这里取一个“思”字,确实恰到其份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