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我就爱文学 > 太子妃必须骄养 > 第228章,福善真人与琼华真人进京
 
  安兴坊、裴家。
  这已经不是裴家,府宅被收回了。
  就算厉氏年老、病重,不便赶走,别的人不能赖着。
  反正除厉氏,主子里裴镈、裴憬、钱氏都没放回来。
  现在管家的是裴桓照和夏氏,裴桓煦已经跑了。
  下人也跑的差不多,这宅子不小,显得空荡荡又乱哄哄。
  下午天阴,秋风凛冽,要下雨了。
  裴家又一次乱哄哄的、所有人都尖叫着、兴奋的、跑到大门口!
  路人不明所以,以为皇太子妃要回来了,这是接驾?
  “怎么还没到?”裴家的人乱叫。
  “步障步障!”
  一群人慌忙扯出布来,还没挡好,又被风刮走。
  呼!一阵大风,刮的满天落叶、灰尘,那张嘴喊的、灌一嘴的灰。
  夏氏打扮好好的出来,头发被枯枝什么的挂了,眼泪直流。
  “娘!”夏氏的儿子又大闹,拿着东西砸他叔叔。
  虽然有裴桓照逃走、裴环琇火烧翠云馆,裴家还有几个庶子,现在是全体出动。
  几个妾带着庶女,有脸上伤没好的。
  路人总算听出来,福善真人和她的得意弟子琼华真人要来了!
  “别急别急!福善真人年纪太大了,车走的慢!”
  “福善真人真的来了?”路人忍不住问。
  “那当然!盛安还有谁不知道?”裴家奴才都高兴坏了!
  街上真有传闻:“福善真人半个月前就动身了!”
  一群吃瓜的、吃到好大的瓜。
  没想到裴家还有这个瓜!
  有小孩不清楚。
  大人基本都知道:“皇太后和福善真人关系极好啊!”
  这不是小事:“皇太后四十年前就与福善真人相交,常去紫巉山。或者福善真人到盛安。”
  “福善真人这号都是皇太后赐的,所以皇太后崩,皇太子去紫巉山、拜的就是福善真人。”
  哇!小孩子也知道皇太子意味着什么。
  不过,大家吃瓜吃出了咸味儿?皇太子那一趟可是遇刺,好像和裴家有关,裴家和福善真人也有什么关系?
  裴家门口围满了人,大家之前知道裴家和吴朝恩的关系,没想到还有个福善真人?
  一般人还真得服气!
  “福善真人八十多岁了,好些年没到盛安了,没想到这回来。”
  为什么?
  裴家能为的还有什么事?吃瓜吃出辣味儿!
  有人大声嘲讽:“这福善真人一路慢吞吞,是想宫里接她?”
  哈哈哈街上一片大笑!
  有的纯笑话:“宫里一点动静没有。”
  有的疑惑:“既然福善真人半个月前就动身,肯定也该给宫里消息。怎么觉得一点动静没有?”
  好像没动静对不起福善真人的逼格。
  福善真人不可能这么没排面。
  有明白人看着裴家乱哄哄,哈哈!
  本来,福善真人因为皇太后、声望地位非常高。现在年老、养老了,过得非常滋润;她的弟子琼华真人已经接班,并且干的非常好。琼华真人四五岁就跟着福善真人,道号也是皇太后赐的。
  信奉福善真人的很多,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。
  就算是捧皇太后,大家也得给福善真人面子。
  问题就出在裴家。
  看看裴家这样子,太辣眼睛了。
  明白人这么一想就知道了:“要给大家一个惊喜?”
  吃瓜的、瓜吃的挺美、喜并没有。
  “路上拖延是最后的倔强?”
  宫里怎么能没个态度?皇太后崩也没几年啊。
  人走茶凉?
  一阵大风,是十分的凉。
  天要黑了!
  想皇太后在的时候,将福善真人捧的多高?
  现在,就裴家在门口闹笑话?
  若是大家都到裴家来,裴家的面子就足了。但宫里没动静,大家该考虑了。
  很多人烧香归烧香,应该说圣人排第一。
  考验大家对福善真人的感情有多深?在盛安谈感情就天真了。
  因为今天谈感情,明天就可能出各种状况,阐教给保佑吗?
  大家在路边一边吃瓜,一边想一个大事:皇太子妃在紫巉山被生的事儿。
  福善真人知不知情?
  肯定是知情的。
  那么是不是一块策划了这事?
  牵涉到皇太子妃,那是国本。说不定一直在查,在等一个说法。
  有人低声议论:“或许紫巉山查的狠了,所以,这是仗着老脸来?”
  只要不是造丶反的事,就福善真人这么大年纪,也该放过她。
  那么她还跑这一趟做什么?肯定还有别的打算。
  所以这些人还不放弃?就难怪宫里静悄悄。
  牵涉到皇太子妃,其他人也得冷静。
  大家都机灵:“我觉得紫巉山问题不小。”
  冷笑:“紫巉山的问题今天才有吗?去那儿看看。”
  疑惑:“我之前去了,看不出来。”
  冷笑:“就没觉得摆的这个谱,和道门不像?紫巉山不该是圣地、一心修道吗?”
  终于恍然大悟:“虽然阐教不避红尘,但那确实不是修道的样子。”
  “皇太后每年赏赐数万两,泼天的富贵。”
  叫人嫉妒!
  又有不明白的:“这么多银子做什么?皇太后、韩家都不是奢侈的。”
  “有人嫌银子多吗?皇太后大概就觉得信。”
  皇太后到那位置,和普通人不一样。至于福善真人或者紫巉山所为,大家可以猜。
  若是皇太后忙活四十年,弄出个夺凤命的,不知道她棺材板还能压住不?
  “来了!”
  “在哪儿?”
  “进安兴坊了!”
  此时天黑,安兴坊亮起无数的灯,赶来围观的也将安兴坊挤满。
  哇!好多没见识过的、开了眼界!
  知道的人挺多:“当年皇太后赐的仪仗、比一品。”
  那阵仗不像一品,更像王太妃?
  福善真人应该和宋王府老祖宗差不多。
  一群人亮瞎了狗眼:“那后边的仪仗是琼华真人?那确实不逾制吗?”
  搞的太炫了!好像是阐教那一套,十分的花哨!
  但是,大家不是村里的,阐教平时见多了,可不是这个样子。
  明白人多着:“琼华真人也有皇太后赐的、比县主。大概是借着这,随意发挥。”
  不对的地方就说是阐教真人就该如此,那琼华真人都算皇太后看着长大的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