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我就爱文学 > 太子妃必须骄养 > 第401章,解元伏鼎臣
 
  一场雪后,初冬的天是那么的美。
  东宫慈善司、巩善媛和善使、一行人正往紫巉山去。
  紫巉山周围,乱是平了,但有一些穷苦的,还有新生出来的问题。
  桓娘娘捐了一万两银子,连同慈善集的利润,还有狄良娣、郭良娣等捐的一共二万两银子。
  或许是杯水车薪,巩善媛就是走走看看。
  正午的阳光有了小阳春的味道,那湿润都像春雨后。
  巩善媛一行人在一个驿亭休息。
  快马跑一天,坐马车就得走三五天。
  不过紫巉山到盛安不远,路上也火,这驿亭有着好几间房子,这会儿好多人歇脚。
  伏鼎臣带着书童也在这儿歇息。
  伏鼎臣是新科解元,找他的人太多,他仓惶跑路了。
  路上跑的急,现在还有点狼狈。不过天这样好,早点到盛安才好!
  伏鼎臣十年寒窗,就是为进京赶考,那才是天下繁华!
  巩善媛正巧坐在他附近。
  宫娥闻到一股臭味儿,是伏鼎臣在晾脚。
  伏鼎臣是突然反应过来,忙穿鞋又避让,他还真不是故意的,是脚疼的。
  不过驿亭这么多人,终归是他失礼,站远些向女子赔罪。
  巩善媛、宫里出来的都长得不错,但穿着都低调了,气势还是不一般。
  伏鼎臣不去看、是规矩。
  巩善媛倒打量他,读书人还洒脱,于是笑道:“不妨事。”
  出门在外谁没有个事儿?宫娥都不太在意。
  当然猛一下臭的、有反应不算错。
  伏鼎臣带着书童离远点坐。
  巩善媛看一眼,他们好像没什么吃的。
  伏鼎臣跑路嘛,也不太在意,反正饿不着。
  巩善媛让内侍分他们两个牛肉饼,再把煮的热汤分他们两碗。
  伏鼎臣忙站起来,不好意思。
  有路人笑道:“巩善媛吧?”竖起大拇指!再和伏鼎臣说,“公子莫怕。巩善媛是好意!”
  一群人听着巩善媛,都跑过来看,有跪下磕头的。
  伏鼎臣一手拿着牛肉饼啃,一手端着白菜蛋花汤,看着这场面果然不一样。
  所以他喝了汤,就作了一首诗。
  书童把碗刷干净了拿来,看场面更热闹了!
  有人问:“公子这才,不是进京赶考吧?这么早?”
  伏鼎臣客气:“不才向往京城已久,终于能去了,一刻都呆不住。”
  众人都乐了!
  毕竟大家都向往京城,能理解那种感觉。
  但人家是进京赶考,这脾气还挺好。
  一个老太太过来和巩善媛哭,一头白发越哭越伤心。
  宫娥忙将她扶起来,先让她哭够了再劝。
  行路人有的走了,也有停下来的,毕竟见巩善媛不易,这约等于见皇太子妃!
  附近都有闻讯赶来的,把驿亭周围围了一大圈。
  老太太哭:“我家的田!”
  噢!立即有人接话:“我们那儿也有!”
  巩善媛耐心的安抚老太太:“莫急,田重要但人更重要。”
  老太太痛哭:“我那不孝子啊!朝廷好容易分下的二十亩田,他一赌就输了一半!他儿子竟然有样学样,现在一分都没了!”
  对对!很多人附和:“那一片赌的特厉害,估计分下来的田有一半又回到谁手里了。”
  伏鼎臣目瞪口呆:“什么意思?”
  有明白的:“朝廷是好心,把田分给老百姓。但耐不住贱民骨子里的贱,别人一撩,这也得自己上钩啊。好日子一天没过完就痒了。”
  老太太哭天抢地,眼睛要哭瞎了!
  知道有田是多么不容易吗?
  这输起来可是容易的很!
  这家十亩那家二十亩,估计比分下去的还快、还多。
  有人劝老太太:“你儿子自己要赌,找巩善媛没用的,她能管的顶多是你。再说,她一个弱女子,若是掺和进去,也危险。”
  巩善媛眨眼睛。
  这种话,有真有假。
  有的是真关心,有的是恐吓。
  但不管怎样,巩善媛有自己的原则。
  自己要去赌固然是不对,但赌场就没错?
  巩善媛怕吗?再恶丶势力、还敢对皇帝伸爪子?
  当面、巩善媛也没说什么,毕竟这不是她管的范围,顶多是安抚老太太。
  田已经没了,能怎么着?还是得好好活下去。
  老太太哭的万念俱灰:“我造了什么孽啊!香油钱也没少给!”
  有人说:“会生儿子还得会教,求神拜佛不如求自己,《慈善集》您来一本?”
  巩善媛看着。
  竟是有人、自己买了几百本这么行善积德的见人送出去。
  几百本就是几两银子的事,但也得人愿意去做。
  老太太拿着书哭:“我不识字。”
  伏鼎臣从她手里拿过来,说:“我还没看过,给你念念。”
  老太太被转移注意力,主要是这公子又年轻又活泼,若是自己孙子就好了。
  伏鼎臣看着里边很浅显,读的很顺畅。
  一大圈围着的,竟然听的津津有味。
  有些人不识字有人不舍得买,何况进京赶考的举人给念、听着就香。
  不知不觉,日西斜,吹起冷风,大家兴头上都不觉得冷。
  伏鼎臣正好念到锦奴骂何丕,一激动自己加了好多词儿。
  别人不知道,还听的上头。
  巩善媛知道啊,也挺上头。
  最后,大家一起骂何丕,不要脸!
  老太太也骂:“辛辛苦苦养自己弟弟不好吗?等自己弟弟中举,那就熬出头了。”
  也有说的:“中举哪有那么容易?进学了还得大把的银子,锦奴累到几时去?还有个小的,太苦了。”
  路人都掺和进来。
  “姐弟感情好,弟弟以后把姐姐当娘孝顺是有的。”
  “没看弟弟自己干活?不会让姐姐一人辛苦的。”
  “书读的好,抄书什么的、赚的也不少。”
  “锦奴是该找个好人家嫁,但绝不是何丕那种的。”
  “我觉得大伯还行,没把侄女儿卖了。”
  “供侄子读书不易,自己儿子都供不起。”
  所以不能怪大伯太无情,是锦奴自己志向大。
  有人嗷:“这咋赶路?”
  附近的人热情:“到村里去歇一晚。这天冷,挤挤还暖和。”
  巩善媛都已经联系好了。
  村民挺热情的,尤其巩善媛身份不一般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